首页 > 灵羽号 > 考试资讯 > 教师不得公开学生成绩和排名,家长可以知道学生成绩吗? 内容详情

教师不得公开学生成绩和排名,家长可以知道学生成绩吗?

荀如冬

今天灵羽号带你认识中小学不得公开学生考试成绩名次以及应该怎么解决它,如果我们能早点知道解决方法,下次遇到的话,就不用太过惊慌了。下面,跟着灵羽号一起了解吧。

教师不得公开学生成绩和排名,家长可以知道学生成绩吗?

教师不得公开学生成绩和排名,家长可以知道学生成绩吗?

教师不得公开学生考试成绩和排名,但家长可知学生成绩

6月1日,教育部部长陈宝生签发《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下称《规定》),这是教育部第一次就未成年人保护制定专门规章。

《规定》提出,学校不得设置侵犯学生人身自由的管理措施,不得对学生在课间及其他非教学时间的正常交流、游戏、出教室活动等言行自由设置不必要的约束。《规定》禁止学校、教师公开学生的考试成绩和排名,但是要求学校采取措施,便利家长知道学生的成绩等学业信息。

学校应当尊重和保护学生的人格尊严

学校应当尊重和保护学生的人格尊严,尊重学生名誉,培育学生的荣誉感、责任感。学校应当建立健全表彰、奖励学生的规则和程序,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学校不得公开学生个人的考试成绩、名次,不得对外宣传学生升学情况;在奖励、资助、申请贫困救助等工作中,不得泄露学生个人及其家庭隐私。

学校采集学生个人信息,应当告知家长,并对所获得的学生及其家庭信息负有管理、保密义务,不得隐匿、毁弃以及非法删除、披露、传播、买卖。

内容参考 环球网-教育部:学校和教师不得公开学生考试成绩排名

中小学不得公开学生个人的考试成绩名次,学生该如何知晓自己的学习现状呢?

国家规定中小学不得公开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名次,但没说不能让学生知道自己在班级学校所处的排名。

中小学教育中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以中考、高考为教学目标,在课堂上以应试演练为主,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学习能力好坏与综合素质高低的唯一标准。在学校里,教师会将学生的排名张贴在班级公告栏,这样做的目的是“激励”学生努力学习,争取在下一次考试中取得良好成绩,使学生在中考、高考中取得好成绩的把握更大。

但是,教师公开学生个人的考试成绩和名次,会对学生心理造成一定影响。特别是对一些内向且成绩偏低的学生,这类学生会因为自己的成绩差、排名低而感到羞耻,渐渐地会厌恶学习,更有甚者会产生抑郁症。即便不会产生心理方面的疾病。公开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名次,也容易在学生之间形成不良的攀比风气。学生和学生之间总是以成绩高低互相贬损,这在中小学课堂上已经成为常态,必须要加以解决。

正因为公布学生的个人考试成绩存在种种弊端,国家才会明令禁止中小学不得公开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名次。国家禁止的是在班级上、在学生群体中公开考试名次,单独给学生家长发短信“汇报”考试成绩和名次还是可以的。或者把家长请到学校来,面对面地开展座谈会,聊一聊孩子的学习,这能让学生和家长清楚知道学生的学习现状。

其实,不用参考考试成绩和名次,学生一样能知道自己的学习现状。如果这段时间精神很差、在课堂上老是打瞌睡、不能集中注意力听讲、在课后不能很好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那自己的学习现状肯定不好,这是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可以感觉到的。相反,如果学生对某一学科非常感兴趣,在课堂上非常主动地回答问题,那学生的学习现状一定会非常好。

比起如何让学生知晓自己的学习现状,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意义。教师应当结合学科知识与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做中学”,通过各种方式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自然自然而然地使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名次得到提升。如此一来学生便不需要考试成绩作参考,平日里踏实的学习就是他们了解学习现状的最好“媒介”。

中小学能否公布学生成绩排名

不能公布分数和排名,这是根据201年《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来实施的。

文件明确指出,考试成绩不进行公开排名,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中小学属于义务教育,根据各地教育局的规定,义务教育学校实行的是等级计分制度,考试的次数和考试的难易度都是有明文规定的。

《管理标准》明确,提升学生道德品质,把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状况纳入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究。

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家校配合保证每天小学生10小时、初中生9小时睡眠时间。帮助学生提高学生艺术素养,让每个学生至少学习掌握一项艺术特长。培养学生生活本领,使学生养成家务劳动习惯。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精神。

相关